赞和平使者-基辛格

李锦维

2019年11月30日





谈到亨利·基辛格博士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已经上了年纪的人。他就是在1973年9月22日-1977年1月20日出任理查德·尼克松政府和杰拉尔德·福特时期的美国第56任国务卿。


基辛格生于1923年5月27日,今年9月7日和9月21日还应中国领导人邀请不远万里在96周岁的高龄密集2次访问北京。



新华社是这样报道的:

1.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习近平赞赏基辛格博士多年来为促进中美两个伟大国家关系发展投入的真挚感情和作出的积极努力,表示他所作的重要贡献将载入史册。希望他健康长寿,继续做中美关系的促进者和贡献者。习近平指出,当年博士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同两国时任领导人一道,推动中美这两个国情不同的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这一创举至今仍在对中美两国和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当口,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讲究纲举目张。中美双方应该就战略性问题加强沟通,避免误解误判,增进相互了解。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向前发展。

基辛格表示,我很荣幸在过去50年里近百次访问中国,亲眼目睹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50年来,美中关系有过起伏波动,但总的方向始终是向前的。现在,时代背景已发生了变化,美中关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双方应该加强战略沟通,努力找到妥善解决分歧的办法,继续开展各领域交流与合作,这对两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杨洁篪、王毅等参加会见。

2.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11月23日在北京会见到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新华社报道说,王岐山对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说,中美关系具有世界影响,双方共同点远大于差异,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合作是双方唯一的正确选择。王岐山表示,中美双方应该“保持定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3.基辛格:以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是中美两国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共同责任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韩洁、成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7日为当天在北京闭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专题研讨会发来视频致辞表示,始终坚信以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是中美两国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共同责任。

基辛格说,中国和美国是在技术、政治经验和历史方面最有能力影响世界进步与和平的国家。由于两国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双方合作面临的挑战非常大。

“我有幸见证中美关系四十年,始终坚信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双方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中美两国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共同责任。”基辛格说。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专题研讨会于6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中外政要、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贸易、开放与共享繁荣”主题,聚焦中美经贸关系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展示中国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推动实现各方共享经济增长成果。

基辛格背景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英语:Henry Alfred Kissinger),本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尔(德语:Heinz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 ,基辛格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菲尔特市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所女子Gymnasium (Helene Lange Gymnasium (Fürth))的历史、地理教师。1938年,为了逃避阿道夫·希特勒迫害举家移居到纽约市。基辛格在1943年6月19日归化成为美国公民。

尽管中学年代在曼哈顿北部华盛顿高地度过,但他始终保留着显著德语口音。基辛格晚上在乔治·华盛顿高中上学,白天则在一家剃须刷工厂打工,高中毕业之后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临近的在纽约城市学院经营、行政管理学院用空闲时间学习。1943年,当他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的时候,应征加入陆军,在第970反情报军团担任德语翻译,以谍报部队士官的身份被派遣到欧洲战场,于战略情报局所属。在部队中,他优越的洞察力被赏识,成为了北约间谍学校的教官。这也为越南战争时期他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下自设谍报委员会埋下伏笔。

1946年回国复员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在1950年以一等荣誉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他分别于1952年及1954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他题为《被修复的世界:梅特涅、卡苏里及和平的问题1812—22(A World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22.)》的19世纪的欧洲外交史研究,常被说为是哈佛博士论文中最长的一篇(Weidenfeld& Nicolson出版长达365页)。论文主要观点是认为1809年维也纳和约之后的欧洲协调国际秩序下百年和平主要归功于梅特涅和卡苏里并没有对战败的拿破仑法国采取过多的报复,而是更重视国际体系下的力量均衡(balance of power)。基辛格在哈佛是师从威廉·杨德尔·艾略特的指导,他的这位老师是有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曾为六任美国总统担任过政治和历史问题的顾问。在老师的关照和学院的有利条件下,他多次出席战后对国际形势的研讨会,积攒起了进入华盛顿从政的人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日后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日前刚过世)就在这时候与其相识。博士毕业之后的基辛格开始在政治学部的教学工作,通过参加美国政府举办的外交问题评议会,为同时代的外交政策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作为一个渴望能对美国外交政策有更大的影响的开明的共和党人,基辛格成了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支持者和顾问,后者在1960年、1964年及1968年争取成为共和党总统提名人。在1968年,当尼克松明显地会成为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的时候,基辛格担任了尼克松的顾问。在尼克松当选之后成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总统顾问,当时,尼克松对他的提名甚至排在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之前。被认为是尼克松对其抱有很大的期待。

基辛格作为美国过去的高级外交官与越南政治家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这段时期内,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并在1972年和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和新的战略性的反苏中美联盟的形成。

基辛格被公认为是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其理论重点关注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即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基辛格理论为西方在冷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外交活动中、作为国家对外关系的理论来源;典型的表现在美国总统尼克松和里根的外交政策之中。

缓和与苏联关系秘密访华与中美建交


基辛格1975年12月1日访问中国,与毛泽东握手

在担任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基辛格制定了对苏联的缓和政策以求缓解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他参与了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并在1973年与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达成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和《反弹道导弹条约》(SALT I Treaty)。

为了继续对苏联施加外交压力,在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两度秘密访问中国大陆,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协商,并负责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这为1972年尼克松破冰之旅的中美高峰会议铺路以及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石,结束了中美两国间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的23年的美中敌对与隔阂,从而完成了战略性的外交政策转变。基辛格亦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见面。直至今天,基辛格常被中国领导人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多任中国领导人都有交情。基辛格的外交对两国的经济文化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在1979年美国放弃承认台湾的“中华民国”,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著名的《上海公报》就此诞生。

基辛格与社会影响

基辛格的外交政策纪录使他受到左派人士争议,英国记者克里斯多弗·息金斯在他的著作《基辛格的审判》中指责他犯下“对战争罪、危害人类罪,以及犯罪对常见的或习惯法或国际法,包括串谋谋杀、绑架和酷刑”。2013年4月,维基解密曝光170万份基辛格时代美国机密文件,曝光了美国敢死队、秘密轰炸战争、暗杀等基辛格幕后操纵的丑闻。

2018年特朗普政府下的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95岁的基辛格出席再度强调表示中国崛起是政策和历史的必然,中美两国在维持权力平衡上都有审视的必要,不计代价阻止大国间的直接对抗是世界运转的底线,一个两大强权对抗的世界不会让人类得利只有全世界皆输的结局。

基辛格的和平使命和担忧

曾为中美建交立下汗马之功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019年11月21日在北京就发出警告,美中贸易战可能将太平洋两大巨人卷入一场真正的战争。

这位年龄96岁的老牌政治家,尼克松时代的美国外交领袖,一直以来被视为是1970年代中美历史性破冰的筹谋者和工匠。

基辛格是在北京举行的彭博创新经济论坛做上述表述的。基辛格在会上对去年以来美中两大国的贸易对抗非常担心。这一贸易战已造成海关税急剧上升。

基辛格表示,如果让这场冲突就这样发展下去,最终的结果恐怕将证明要比在欧洲20世纪发生的情况更糟糕。

基辛格警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一场相对轻微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爆发的,但是在今天,各自拥有的武器威力巨大。

基辛格表示,“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我们也是,所以我们无可避免地在世界各地冲撞。”基辛格表示,冷战期间,美苏首要任务是谈判降低两国的核子武力,但美中之间的冲突一直是“被动的”,现在还缺乏把北京当成‘军事强权’对待的架构。他认为,如果美中把世界每项议题都看作是彼此间的冲突,对人类来说可能很危险。基辛格没有解释美中对抗的深层原因,在诸多观察家看来,透过贸易战,美中对抗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对抗,美国政界对此已有共识,这种价值观的对抗是很难调和的。

围绕南海与台湾的对抗被视为可能最容易发生军事冲突,每当台湾海峡以及南海情势紧张时,美国就会以维护国际航海自由的名义钳制中国。现在的情况不但是美国,为了表明航行自由,英国、加拿大、澳洲甚至德国都派军舰进入这一敏感地区。

就在基辛格本次2019年11月21日最新访华同日美国军方却宣布,两艘美国战舰在最近两个不同时间穿越了南中国海水域。此刻正是中美关系最紧张的时刻,不仅仅中美贸易战看不到边际,香港危机,台湾大选都使得美中关系处处对立,美国国会刚刚火速通过“香港民主与人权法案”,今次特朗普也已经在感恩节签署颁布成为美国国内却延申之外已经生效的法律,其意义是:“美国将每年对给予香港的特殊关税地位重新审查,审查的要点是要证明香港是否实施真正的自治,而且对包括北京香港在内的任何损害香港民主与人权的官员,美方都可以依据此法予以制裁。”

就在美参议院表决通过的这部法案,中方外交部表示抗,形容这是“一张废纸”,在美国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后,11月2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同时表示强烈抗议并警告美国政府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为和平而作是最高的使命

基辛格也许不是危言耸听,美中冲突没有赢家,只会引发灾难性后果,但不可忽略的是,从第一次前往中国执行秘密使命至今,五十年来,中国领导层一直视其为老朋友。原因很简单,基辛格太了解世界了,百次访华,也了解中国不同时间不同领导人的风格,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多次会见过基辛格。

基辛格还认为最近几个月来,除了在贸易方面的对抗,美中还在战略计划方面对抗,尤其是涉及台湾和涉及南海问题上,中国宣示对台湾和南海拥有主权。基辛格不顾96岁高龄穿梭美中之间游说,主旋律我看是为了和平目的而来,所以他一踏上中国国土就警告中美之间当前的情势,当然基辛格其主要任务首先是为美国人民的利益所考虑,他对中国人民也十分友好,否则就不可能在40年前推动和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而建交,当前在百年世界大变局中是战是和逐步变局中,选择和平和为和平而作是中美当政者最高的使命。